下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字母表示神经结构。当手被尖物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
B.未被尖物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
C.由图可判定C中兴奋可传至甲 |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 |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 B.葡萄糖 | C.钙离子 | D.呼吸酶 |
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A.3和5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B.2处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5层生物膜 |
C.3和5可以相互渗透 |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
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
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和82% | B.36%和64% | C.53%和47% | D.76%和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