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A、B、C的浓度相等
B.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C.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2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A,同时生成3molB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 ![]() |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 3H+ = Fe3+ + 3H2O |
C.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 |
D.Mg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黄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A.Al3+ Mg2+ I-SO32- | B.Mg2+ Na+ CO32-I- |
C.Al3+Na+ SO32-I- | D.Na+ CO32- Br-I-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L Ca(OH) 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B.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NaOH溶液时,转移的电子数是0.2NA |
D.现有N2、CO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NA |
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
B.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C.Cl—的结构示意图为:![]() |
D.HClO的结构式为H—O—C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B.不慎将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刻用干布擦净,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C.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 |
D.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