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6月中旬,雨带则已经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注:左为南坡,右为北坡)
图中甲、乙是相同比例尺的同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据图可判断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 | B.背斜成谷 | C.向斜成山 | D.向斜成谷 |
关于图中的河流所在河段说法正确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图中情形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
C.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侧蚀和堆积为主 |
D.图示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
该图为我国某地段河流与地下潜水的等水位线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3~4题。下列说法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A.此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 | B.河流的b岸受流水侵蚀, |
C.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 D.该河段最有可能处于下游河段 |
关于该河流所在的地区可能正确的是
A.太原 | B.合肥 | C.贵阳 | D.乌鲁木齐 |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树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树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图回答1~2题。若该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
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图,读图分析回答下面2题。从图中信息分析,预测该地区远期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
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