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
A.增加下渗量 | B.减少蒸发量 |
C.增加地表径流 | D.减少地下径流 |
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春分后15天为清明。据记载,隋唐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东地区生长,且降水偏多。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各题。太原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为
A.冲积平原 | B.向斜 |
C.褶皱 | D.地堑 |
对古时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 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
②北方 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
③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
④北方地区昼变长,大气透明度降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影响杏花村盛产汾酒,品质优良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河流沿岸,河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②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③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
④位于山前冲积扇,地下水丰富,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各题: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 |
B.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 |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 |
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
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 |
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能反映该日北极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是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各题。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A.300m3/s | B.500m3/s |
C.1500m3/s | D.15000m3/s |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完成各题。李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
A.10:00 | B.12:00 |
C.14:00 | D.16:00 |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各题。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 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