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水汽输送 | B.下渗 |
C.降水 | D.蒸发 |
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A.泥石流 | B.风沙侵袭 |
C.洪涝灾害 | D.狭管效应 |
读所给区域图,完成问题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 | B.喜阴冷潮湿 | C.耐高温干旱 | D.耐低温干旱 |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轮廓 | D.地形 |
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山脉阻挡 | C.海拔高低 | D.大气环流 |
读某运河图,回答问题。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 B.110千米 |
C.190千米 | D.240千米 |
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
该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 ,回答问题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 B.白令海峡 | C.马六甲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
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 | B.40米 | C.80米 | D.110米 |
丙、丁之间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
A.15km | B.40 km | C.10 km | D.110 km |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