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 A.地理位置优势 | B.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
| C.矿产资源丰富 | D.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
读下图,回答:
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 |
| 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
|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D.对自然资 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
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
|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
| C.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
|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
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
| 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 |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 B.1990~1995年 |
| C.1995~2000年 | D.2000~2005年 |
下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
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该交通运输方式为
| A.水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C.铁路运输 | D.高速公路运输 |
如果
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
| 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畴 | 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 |
| C.澳门农副产品的来源地范畴 | 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 |
读下图 “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 图,回答:
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 A.a、d | B.a、c | C.b、d | D.c、d |
能够体现人地关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是
| A.a→b→c | B.b→c→d | C.a→d→c | D.c→d→b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省对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表,完成:
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
|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 A.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 |
| B.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 |
| C.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 |
| D.20世纪90年代,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关于台商向大陆
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