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居住区 ②工业区 ③文教区 ④商业区 ⑤仓储区 |
B.①商业区 ②仓储区 ③工业区 ④居住区 ⑤文教区 |
C.①工业区 ②文教区 ③居住区 ④商业区 ⑤仓储区 |
D.①工业区 ②商业区 ③仓储区 ④居住区 ⑤文教区 |
读“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33‰ | B.43‰ | C.25‰ | D.15‰ |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 B.人口老龄化加速 |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
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是
A.人口密度 | B.出生率 | C.自然增长率 | D.死亡率 |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24~25题。
2002 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统计数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京津唐城市群 |
|
城市数量(个) |
l5 |
9 |
9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0 |
2.2 |
3.26 |
人口(万人) |
7570 |
2625 |
2762 |
GDP (亿元) |
19125 |
9565 |
6553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752 |
2119 |
819 |
一、二、三产业之比 |
5.8:51.9:42.3 |
5.6:49.3:45.1 |
4.0:42.3:53.7 |
有关三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
B.京津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地资源 |
C.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
D.三地发展均要依靠本地的原料和充足的能源 |
目前,有关三地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叙述是
A.产业基础不够深厚 | B.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
C.环境污染严重 | D.资源、能源缺乏 |
右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20~22题:“西电东送”分北、中、南三大通道,中通道以三峡水电为核心,三峡工程完工后,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最佳的蓄水时间是
A.5~6月 | B.6~7月 | C.7~8月 | D.9~10月 |
“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角洲地区而言,好处有
A.优化能源结构 |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C.消除污染 | D.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 |
B.东部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 |
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