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等11个省市,贯穿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京九、皖赣等南北铁路干线;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及农业生物资源;汇集了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集中了大批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专家预测,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为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某省已初步拟定实施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意见和规划,深入推进五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枢纽建设工程,打造包括航运、铁路在内的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大开放工程,营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跨江跨区合作;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建设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实施沿江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建设新型城市连绵带。
材料三:自我国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来,各地区多措并举,在拉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新的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取得众多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各地“多头管理”,关联性不足,缺少统一协调;部分省市还在保留带有保护本地产品销售的政策规定,通过行政手段搞不公平竞争;一些地方对原有经济园区“开而不发”,当前又借长江经济带建设之名扎堆规划各类新园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环境信息不透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对沿线各地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沿线各地政府应对新的挑战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2年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在食用品方面,猪肉价格上涨25.0%。
(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对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6分)
(2)一般来说肉类食品价格上涨会带动鸡蛋价格上升,请说明其原因。(4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在消费品价格高、房价“易涨难降”的今天,人们就会觉得收入增长难以赶上物价增长,生活中的“收入安全感”仍然不高。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请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论证“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是科学的。
材料一: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既有利于个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作为劳动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样既有利于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请回答正确消费观或者正确就业观的基本内容。(二者择其一进行作答即可)
材料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请回答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非公有制经济有哪些作用?(二者择其一进行作答即可)
材料一上个世纪50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