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在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盐酸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0.1 mol/L 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
| B.在A点:c(Na+)> c(CO32-)> c(HCO3-)>c(OH-)>c(H+) |
| C.常温下CO2饱和溶液的pH约为5.6 |
| D.当加入20 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8 |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是负极 | B.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
| C.溶液中H+ 向负极移动 | D.Zn电极反应:Zn -2e-==Zn2+ |
在5 mL 0.1 mol·L-1KI溶液中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
| 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
| 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
| 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
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 |
| B.Li、Na、K、Rb、Cs单质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
| C.Al、Mg、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 D.HCl、H2S、PH3稳定性依次减弱 |
某元素R的核内含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在其与氢化合时,R呈-n价,则WgR的气态氢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
B.![]() |
C.![]() |
D.![]() |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由乙烯变为聚乙烯 | B.蛋白质盐析 |
| C.O2转变为O3 | D.皂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