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17世纪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史实表现是( )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 C.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 B.香港岛 |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
|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
|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
| A.开放言论 | 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 |
| C.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公车上书 | 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
| C.严复译述《天演论》 | 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