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1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
|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有关这一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
|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 |
|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
|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设立五个租界 | B.要求设立公行 | C.规定五口通商 | D.中国自开商埠 |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
|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