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 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上述现象反映出( )
A.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 |
C.国家统一推动了科举制发展 | 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 |
![]() |
“致远”号撞向敌舰 |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
义和团战士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刻石使用的是
A.篆书 | B.草书 | C.楷书 | D.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