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空气中的NO经氧化与水反应生成HNO3所形成 |
| B.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氯烃等物质 |
| C.温室效应主要是因空气中CO浓度增高造成的 |
| D.发电厂排放大量的废热入河、海中,会使流径的水域溶氧量减少。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1∶c2=3∶1 |
|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
|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
|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 |
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 A.①③⑤ | B.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已知:Na2S2O3+H2SO4
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组号 |
反应温 度/℃ |
Na2S2O3溶液 |
H2SO4溶液 |
H2O 体积/mL |
||
| 体积mL |
浓度 |
体积mL |
浓度 |
|||
| A |
10 |
5 |
0.2 |
5 |
0.1 |
10 |
| B |
10 |
5 |
0.1 |
5 |
0.1 |
10 |
| C |
30 |
5 |
0.1 |
5 |
0.1 |
10 |
| D |
30 |
5 |
0.2 |
5 |
0.2 |
10 |
100 mL 6 mol·L-1的H2SO4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SO4固体 C.NaOH溶液 C.K2SO4溶液 D.CuSO4固体
设C+CO2
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