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不同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中B、C、D是横坐标上的点;图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图中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E点将向 方向移动,图甲中的C点骤变为 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请用图中横坐标上的字母回答)。
(2)图甲中B点时,番茄叶肉细胞内能为细胞主动运输吸收K+提供ATP的场所有 ,在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番茄叶肉细胞中的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图乙表示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番茄的气孔导度降低,但细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最后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细胞内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 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 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 ,则观点一不成立。
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棉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做如下图处理,其中甲组保留顶芽,乙丙两组则去除顶芽。
(1)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组中X处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丙三组叶片脱落的先后情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无抑制作用。
下图为某同学在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绘制的概念图。其中缺少了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为生产者,则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C为第____________营养级。B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在不改变总能量的前提下,将C的食物结构由A:B=1:1调整为1:2,C获得的能量将变为原来的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10%进行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3)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主要以______形式进行。请完善上图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缺少的成分用字母E表示)
(4)若B增加,A的数量在短期内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调节。
图中a、b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大分子的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以a为模板合成b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b为模板合成a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过程都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3)图中共有_____种核苷酸。
以下图所示两只果蝇为亲本进行实验,A、a,B、b,D、d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之间互不影响,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的发生,则
(1)图甲所示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
(2)果蝇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如果要研究果蝇基因组,则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
(4)两只果蝇杂交子一代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其中性状重组类型占子代的__________。
图甲表示从0时到24时一昼夜中密闭大棚内CO2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小麦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1~6为气体)。
(1)大棚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的点为__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
(2)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3)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图乙中的4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
(4)a点时,图乙中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c点时发生__________。(用乙图数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