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城镇化已经上升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阐明新型城镇化道路。
几年来,某校高三(8)班同学长期不懈地开展敬老助老志愿者活动。他们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都会前往老年公寓,为老人表演节目、修剪指甲、捶背、读书读报等,用自己的青春辉映夕阳红。2006年5月,该班集体被团省委授予“18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给该集体的颁奖词是:志愿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爱;志愿者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内心因不平凡的经历而充满激情;志愿者是高尚的,因为他们内心因经历过艰辛而变得有力。
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化对发展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上述材料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
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