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Fe3++2I-=2Fe2++I2,向1L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mol。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2+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3 mol/L |
C.原溶液中n (Fe2+): n (I-): n(Br-)=2:1:3 |
D.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
B.2—丁烯一定条件下与H2O发生加成反应 |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
D.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和HCl反应 |
某炔烃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结构为,该烃可能的结构有
A.1种 | B.2种 | C.![]() |
D.4种 |
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
B.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
C.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 |
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A |
B.常温常压下,4g甲烷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C.标准状况下,1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 |
D.常温常压下,1mo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 |
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
A.两种 | B.三种 | C.四种 | D.五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