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图2).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右图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与________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我们知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一般情况下g取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不同地区g的值仍有差异,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广州
9.788
23º06ˊ
武汉
9.793
30º33ˊ
上海
9.794
31º12ˊ
北京
9.801
39º56ˊ
纽约
9.803
40º40ˊ
莫斯科
9.816
55º45ˊ
北极
9.832
90º

(1)表中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
(2)由表中可以看出g值的变化规律是
(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杨光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操作:

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标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该矿石质量为g;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体积是cm3。最后经过计算可知,该矿石的密度ρ=kg/m3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
(3)小华做出了如下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