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
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大于30cm | B.小于15cm |
C.等于30cm | D.大于15cm小于30cm |
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
C.一定小于8cm |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
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使屏远离透镜 | B.使屏靠近透镜 |
C.使屏向上移动 | D.使屏向下移动 |
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A.小于10cm | B.大于10cm小于20cm |
C.大于20cm | D.等于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