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
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其中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      ;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落下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4)图3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红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红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C.盛放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实验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实验得到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液体升温较快, 液体吸热能力较强。

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某一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20
20
16

20
10
4

40
20
32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 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理由是

如图所示是某一科学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N)
斜面高(m)
沿斜面拉力(N)
斜面长(m)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 5
8.0
1
62.5%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______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 ____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本实验研究了________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其影响规律是 .
(4)当斜面最陡时,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__ ____N。

用图示装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物重有什么关系”,分别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 运动。
(2)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所提升物体重力增加,机械效率
(3)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所提升物体重力增加,机械效率
分析主要原因(不计摩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