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对溶液中溶质组成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B.原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
C.原溶液中溶质为Na2CO3
D.原溶液中溶质为NaHCO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FeCl3溶液分别滴入NaBr、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
氧化性:Fe3>Br2>I2
B
除锈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
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有SO42-
D
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萃取了浓溴水中的溴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D.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