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
B |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C |
给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 |
验证酸性: 盐酸>碳酸>苯酚 |
D |
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验证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
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 B.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 D.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
可逆反应N2(g) +3H2(g)2NH3(g) 500℃ 时在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1 mol N2和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的值是
A.0.1mol/L | B.0.2mol/L | C.0.15mol/L | D.0.05mol/L |
反应:X(g)+3Y(g) 2 Z(g) △H <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2> P1)下,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 NaOH、Ba(OH)2、NH3·H2O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HCl溶液的体积依次分别是V1、V2、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A.V1 > V2 > V3 | B.V1< V2 < V3 | C.V1 = V2 > V3 | D.V1 = V2 < V3 |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 B.1︰1 | C.1︰2 | D.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