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的理解。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主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10分)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对此,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为稳增长助力。一是“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贯彻“相机抉择”的原则,以“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
(2)结合材料二,用有关政府的知识,说明为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政府如何去做。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材料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
材料二:2014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从“生产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材料中我国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的依据。
(2)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2009年4月,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6%,比3月回落0.1个百分点。4月份,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但肉、蛋、油、菜价格普遍下跌。猪肉价格延续3月的跌势,环比下跌1.8%, 连续两个月累计下跌5.2%。在猪肉的带动下,4月份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下跌2.9%和1.3%。
(1)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对生产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
(2)猪肉价格下跌为什么会带动牛肉、羊肉价格下跌?
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图:
材料一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一些农民工问题。在农村,农民工城镇化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个别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赶农民进城上楼;二是农民工公共服务不完善,不能真正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农民被强制拆迁,拆迁补偿不能得到完全落实。
材料二2014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听了我国人居科学成果案例的介绍,李克强说,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家是中国文化的根,营造宜居、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必须做到现代中有传承、规范中有灵动,把城市建设成绿色包容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生命体。同 时,要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能力,建设美丽乡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山水乡恋与城市文明融为一体,让亿万农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1)结合图表和材料一,回答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存在哪些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农民工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