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1978年11月底,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与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他们能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

A.签署“戴维营协议” B.结束“十月战争”
C.促成巴以建交 D.共建耶路撒冷

《乡村景色》画中水面为层次渐变的淡蓝色调,看到深绿、浅绿、甚至淡黄的树木;农村少女坐在草地上,脸部与连衣裙皆体现了光线的变幻。下列画作与其属同一流派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星月夜》 D.《自由引导人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