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 B.认为财富即道德 |
| C.揶揄上帝 |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
|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 B.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
|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
|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三月十八日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3月18日,其直接原因是()
| A.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 |
| C.巴黎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 |
| D.1871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 |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下列关于“不成熟的理论”说法正确的是,该理论()
| A.由启蒙思想家创立 |
| B.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 |
| C.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 |
|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