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句。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中国·老挝”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材料一 中国作协“贺词”云,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的作品常常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的命运和奋斗中吸取思想力量,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1)从材料一作协“贺词”中,你能感悟到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评语用了专为莫言“量身打造”的概念一一“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莫言作品的文学魅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省“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统计表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议以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意义非凡。自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掀起一场持久的生态革命“攻坚战”:很多政协委员深入工厂、企业调研,提交议案,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不少人大代表更是心系群众,为民请命;在街道、社区、村落,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社区、村落创建活动;国务院通过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关资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的经济意义。(16)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掀起生态革命“攻坚战”做法的依据。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勒俭节约,严格通守康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10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