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的统治精英来说,1832年议会改革的宗旨是保持贵族的统治权力和避免真正的民主,历次改革法案的设计充分暴露了这个“秘密”。麦考莱等人欣喜地认为,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避免了1848年的革命和剧变。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辉格和托利之间的惟一差别是——为了保护财产,辉格党愿意拿出一点虚幻的东西,而托利党则什么也不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大众是傻瓜,他们也不会因为得到那点虚幻的东西而罢手的,相反,他们还要继续争取现实的好处”。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 |
| 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寡头控制 |
| C.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改革后获得选举权 |
| D.议会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某国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且须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弹劾
该国家元首是指
| A.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 |
| B.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总统 |
| C.18世纪末的美国总统 |
| D.19世纪末的德国皇帝 |
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
| A.路德教合法化 |
| B.天主教销声匿迹 |
| C.宗教迫害不复存在 |
| 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
“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
| 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
|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 |
|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 |
年均粮食增长 |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
| 1978-1984 |
1025.4亿公斤 |
495亿公斤 |
14.55% |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一位档案员在整理建国以来的资料时,不慎打翻了柜子,各种资料散落一地。下图为其中部分资料,请你按时间顺序正确归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 C.②①④③ | D.②④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