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
A.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 B.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
C.新旧思想冲突激烈 | D.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
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
C.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
D.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
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 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C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
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④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对右图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