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
| C.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②培养了近代军事、科技人才
③实现了“自强”的目的 ④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历程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李鸿章在1876年曾说:“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戒。”这表明
| A.洋务派筹办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 |
| 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对内镇压人民 |
| C.李鸿章筹办海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与列强妥协的条件 |
|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 A.轮船招商局 | B.福州船政局 | C.江南制造总局 | D.上海发昌机器 |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 A.从英国开始,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
| C.发明者大都是富有经验的工人或技师 | D.主要产生于轻工业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