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三罢”斗争出现 | D.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 B.国王“统而不治” |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 D.三权分立制确立 |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
①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②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④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
A.移动电话 | B.欧共体 |
C.欧元 | D.欧盟宪法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 |
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 |
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 |
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