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
B. |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
C. |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
D. |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七国之乱 | B. | 八王之乱 | C. | 安史之乱 | D. | 三藩之乱 |
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A. | 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 B. | 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 |
C. | 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 D. | 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
下列是几幅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④②①③ | D.①④②③ |
某人认为晚清以来,中国之所以贫弱在于生产力水平太低,救国之道惟在振兴实业,遂积极筹措资金,以待时机来到。后来,他发现外商投资减少,判断情况有利,立即开办纺织、面粉等工厂,果然业务兴隆,获利甚丰。请问此有利时机与下列何事有关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五四运动 |
C.辛亥革命 |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