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
| 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 B.“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
| C.“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该主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
| A.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 B.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
| C.实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 D.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入政治改革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 B.调节农业生产 |
|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感受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 C.社会主义制度 |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