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
|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
17、18世纪的中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C.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离经叛道”。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礼的观念 |
|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A.王阳明 | B.朱熹 | C.董仲舒 | D.孟子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个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英语老师穿着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
| B.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
|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
| D.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