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
C.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 D.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4年10月 |
1935年10月 |
1937年9月 |
主要史实 |
成立于瑞金 |
撤离江西苏区 |
转移至陕甘苏区 |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
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艰难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成熟
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运动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C.南昌起义 | D.抗日战争 |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天津条约》 |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维护中央权威 | B.强化君主集权 |
C.减少决策失误 | D.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