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天下奔走鼓舞,能者竭力,富者纾财,共赞富强,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大雪国耻,耀我威棱。”上述观点最可能出自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陈独秀 D.孙中山

19世纪末,京、津、沪、穗是维新变法活动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下列有关当时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团体对应有误的是

A.京——《中外纪闻》、保国会   B.津——《国闻报》、时务学堂
C.沪——《时务报》、强学会    D.穗——《知新报》、万木草堂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