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1875年,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
|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
| C.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
| D.《资治通鉴》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
日野开三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
|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
|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①重视农业生产②关注农民利益③抑制商业发展④力求社会稳定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