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 B.墨子 |
C.普罗塔戈拉 | D.亚里士多德 |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
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所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国志士某君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晓中西学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是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第一则未公开姓名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此时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分辨,正确的有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③近代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的解放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②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右图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所纪念的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结束了列强利用代理人统治中国的局面 |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
D.证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 |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被英国国会通过。5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2名减至1名,共有143个有效议会席位让给新兴工业城市。这说明英国当时
()
A.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 B.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权 | D.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基本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