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国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存天理,灭人欲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周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
|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
|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
|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 A.雪莱 | B.海涅 | C.贝克特 | D.巴尔扎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