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
【感受中国近代化屈辱与抗争历程】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4)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5)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请问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6)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7)“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8)“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9)面对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和抗争,说说你的感想。
【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0)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摘自英国1860年《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引自马克思的话
材料三“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2)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遭到劫掠和破坏的地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3)请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开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但是英、法、美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占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
(1)材料二出自哪一运动?在所有的口号中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
(2)这一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反应的这一运动与材料一有什么关系?在材料一中,中国所受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我们今天的什么节日与这个人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的天气相当阴冷。白金汉宫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间是一个用黑布蒙着的断头台。”……“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带到台前,双膝跪下。”……“只听一声令下,行刑者手提刀落,顷刻间犯人身首分离。”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文中的“衣着华丽的犯人是谁”?
(2)材料二的文字来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这个文件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
(3)制定这一文件的目的和作用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古代日本曾经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
(2)请回答是哪位天皇颁布的改新诏书?(2分)
(3)请回答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