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下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    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____________。(填“50”或“70”或“94”或“100”)
(3)光照期间,能进行_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
(4)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
(5)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____________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如图A、B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上图表示_____(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2)A图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B图为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__ _____。
Ⅱ右图是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此结构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2)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染色单体条。
Ⅲ右图表示在低倍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分生区细胞的是,判断的依据
(2)若换上高倍镜观察,将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方向移动。
(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要将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染上
颜色,便于观察;在实验开始时,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其目的是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所示的是生物工程为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表达载体中的_______________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在上述过程中,不能将目的基因直接导人受精卵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⑤过程中只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3)若想预期蛋白质通过乳腺反应器生产,则在图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为____________的精子。在⑧、⑨过程中为避免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受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的早期胚胎发育有卵裂、______、_______、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下图甲是“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杂种植株培育过程,图乙是杂种植株在密闭玻璃温室中一昼夜CO2浓度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②过程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与其相比,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特有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
(2)同白菜和甘蓝的有性杂交后代相比,上述方法得到的新植株________(填“是”或“否”)可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曲线分析,该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时间在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在________,该植株经过一昼夜后,________(填“能”或“否”)积累有机物,其原因是

(4)与曲线中CO2浓度变化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请写出其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生物科技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如A为质粒,则B的获取一般采取 __________等方法。由A和B组成的C叫做__________;如果D为受体细胞,则C→D的过程采用__________法。
(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A和B形成C,属于植物__________技术,形成的C称为 __________;从C→D需经过分裂、__________过程才能形成新的植株D。
(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B淋巴细胞,则C为 __________细胞,C细胞在无限增殖过程中,还能产生 __________,这项技术叫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 相当于____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____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免疫。
(3)在B 淋巴细胞内DNA 合成有D 和S 两条途径,其中D 途径能被氨基嘌呤所阻断。而骨髓瘤细胞的DNA 合成没有S 途径。
①利用DNA 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 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__________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2分)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