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
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染色体变异可见而基因突变不可见 |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类型 |
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
B.含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C.含有奇数条染色体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
递质发挥完作用后需要被灭活:有些递质被相关的酶分解,有些递质被膜上的转运体回收。如图为某药物A干扰递质回收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递质的受体,和递质转运体一样,都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质或蛋白质 |
B.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①中,当突触前膜上电位转变成外正内负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 |
C.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相应的载体并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 |
D.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则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兴奋现象 |
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