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 |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
下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小鸡存活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
B.甲组小鸡第二次注射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比第一次产生的多,反应更快 |
C.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
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增长速率 |
0.66 |
1.54 |
2.81 |
3.67 |
2.94 |
1.65 |
0.03 |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人体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其最可能原因是()
A.非特异性免疫减弱 | B.体液大量丧失 |
C.特异性免疫减弱 |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
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
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
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