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该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表示.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方式最大转运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
(3)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分子结构,构建如图甲中所示的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2)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应在含5% C O 2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C O 2 的作用是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更。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消化处理。
(4)已知癌细胞 X 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 Y 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 AB 两组, A 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B 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 AB 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 X 基因在 AB 两组细胞中的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 Y 的药效。

近20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实验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短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从而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加热使DNA双链间的__________键完全打开,称为________;而在细胞中是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2)如果只需要大量克隆模板DNA中间的某个特定区段,应该加入________种特定的引物。当温度降低至55 ℃时,引物与两条“舒展”的模板的特定位置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只能在引物的________端连接脱氧核苷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____________。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酶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由________自动调控,后者则靠____来维持。
(4)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如果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四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

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现有一家族遗传图谱如下:

(1)棕色牙齿是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基因决定的。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 ____ 。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______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正常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基因携带者。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并患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 _______

下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
(2)图中①和②叫做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种,比例为
(4)该生物测交,后代有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有种,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5)该生物自交,后代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
(6)该生物与aaBB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有种,比例为

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性,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特性,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乙、丙、两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