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西红柿植株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图2是同学A在圆形滤纸中央滴一滴叶绿体色素溶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后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的结果。请问答问题:
(1)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分布在 。图1中过程Ⅳ称为 。
(2)图2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能吸收蓝紫光的是 。
(3)若西红柿植株缺Mg2+,则与正常条件相比,④和C5的相对含量变化依次是 。
(4)同学B探究了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过程如下:取几株都有5片面积相同的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然后置于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培养(不考虑光的热效应)。实验开始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植株。这样做是否科学,请说明理由: 。
②实验结束后,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植株转移至黑暗条件下处理12h,则不能正常生长的植株有 (填组别) 。
③同学B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出两点建议: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有光的条件下, CO2进入细胞后,在[ ]发生反应形成有机物。
(3)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 ] ____________。
(4)假若该细胞是动物体内的癌细胞,则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5)若该细胞是人体内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结构⑩发生的主要变化_______。
有人设计了一个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性运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把一些湿棉絮固定在木板A和B上;把三株已长出垂直胚根的幼苗按图示方式固定在木板上;把木板A垂直放在支架上,B固定在旋转器的旋转盘上(旋转盘如图示垂直放置).把两组装置分别放在两个不透光的箱内.启动旋转器,使它沿垂直轴以每小时约四周的速度旋转.两天后观察两组装置的结果.
(1)为什么要将两组实验放在不透光的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板A上的三株幼苗的胚根生长方向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板B上的三株幼苗的胚根生长方向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一样,生物体也是由分子组成的,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分子的种类和功能填写下列空格: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物质;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_物质;催化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但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如_____________。
分析多肽甲和多肽乙得到下列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
C |
H |
O |
N |
氨基 |
羧基 |
多肽甲 |
201 |
348 |
62 |
53 |
3 |
2 |
多肽乙 |
182 |
294 |
55 |
54 |
6 |
1 |
多肽甲和多肽乙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分别是_______ 个 和_______个。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是生物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基因牛的过程中,②过程需要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尾端含有________,首端有启动子,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点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__________。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经移植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
(3)PrG基因的产物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Ⅱ最可能是________细胞。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 _________。
(4)我国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受体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法。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程采用的技术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