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金属丝(如实物图中电阻),已知金属丝的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在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
(1)应从如图1所示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 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2)请把图2的实物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3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4)测出电压表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根据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分别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选填“v—m”或“v2—m”)图象;
(4)该同学在③中作出的线性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开始实验前他应采取的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a)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一个摆球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摆到B位置,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应该守恒,即: 。直接测量摆球到达B点的速度v比较困难。现让小球在B点处脱离
悬线做平抛运动,利用平抛运动的特性来间接地测出v。如图(a)中,悬点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作平抛运动。在地面上放上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A、B点的投影点N、M。
重复实验10次(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释放),球的落点痕迹如图(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M点对齐。用米尺量出AN的高度h1、BM的高度h2,算出A、B两点的竖直距离,再量出M、C之间的距离x,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质量为m。
(1)根据图(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____________ cm。
(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 = __________(CM间距用x表示);
(3)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 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__。
两位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图a和图b是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x1为_______cm,打第一个计数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c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