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来,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
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担待事物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③

2006年10月2日瑞典专家卡罗林斯卡宣布:由于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和干扰机制,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克·梅落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成功发现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的前提是

A.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的意识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
彼事的“实”不能代表此事的“实”。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外交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
“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正确的意识有时有也可以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A.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C.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D.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