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
| B.种群数量在b点增长最快 |
| C.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
|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 B.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
| C.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
|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
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概率为1/4 |
| 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 |
| 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 |
| D.丁图所示,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2小时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A.300mg | B.480mg | C.765mg | D.380mg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观察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
| B.观察小麦苗幼根装片,能看到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现象 |
| C.将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浸润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
|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青菜叶肉细胞,可见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