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lO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

(1)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某种物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Ⅱ、Ⅲ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____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____________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___________类药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补写微量元素:Zn、B、

某同学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原来观察的那几个细胞看不见了,原因有三:目标细胞在视野范围以外;

(每空2分,共10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 8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中,不法商家将三聚氰胺掺入奶粉以提高检测时蛋白质数值。
(1)通常检测蛋白质应使用的试剂是 ,产生的颜色是
(2)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3)人体不能够自我合成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具体写出其中两种,分别为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是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到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 发生反应,产生 现象。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试剂是 ,呈现 颜色;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5)某同学在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取一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苹果组织样液,再向试管内注入2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再滴入4-5滴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而后静止2min,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并没有变成砖红色沉淀。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2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
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