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湖南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山脉,它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以西是      高原。
(2)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长沙段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在沅江上建有我省最大的水电站是            
(3)湖南物产富饶,湖南卫视的台标寓意湖南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 ”。这里农作物的熟制是               
(4)图中阴影部分C为       湖,湖南省位于此湖之南,所以叫湖南,北部与我省相邻的是         省(写简称)。
(5)下列有关湖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湖南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湖南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
C.湖南的自然灾害频繁,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震、崩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D.湖南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受台风的袭击

(6)湖南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一点”是指         城市群,“一线”是指京广线湖南段。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南方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俄罗斯国家区域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大河和山脉成为俄罗斯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试填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BC
A、B之间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A.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北方气候严寒,不利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利用
(3)河流往往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首选之地,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南方的
流域。
(4)D地形区内沼泽密布,可能的原因是()
A.该区域降水较多
B.该区域地势较低且蒸发较弱
C.该区域内地势较高
D.该区域河流支流较多
(5)俄罗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A.东部大开发 B.南部大开发 C.西部大开发 D.北部大开发

读图“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甲洲出发,经乙海东行,途中所经过A地的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所示,描述其气候特征:
。(要求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1分)
(2)马可·波罗东行途中,从B到C地沿途自然景观呈现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
(3)马可·波罗返回时经过的E海域位于洋,因该海域地处板块的(交接或内部)地带,故地震频发。
(4)马可·波罗返回的途中,在F处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下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
B.当地传统民居是富有特色的高架屋
C.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清真寺诵读《古兰经》
D.许多热情奔放的黑人跳起草裙舞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内陆)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的形态因自然环境而异,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延伸呈(团块/条带)状。
(3)(非洲/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4)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北/南)部。
(5)从海陆位置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沿海/内陆)地区
(6)从地形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平原/山区)地区,高原、山地则经济比较落后。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1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1000)毫米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多/少),东岸降水较(多/少)。
(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少),内陆地区降水较(多/少)。
(4)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势高,气温低;山地(迎风坡/背风坡)多雨。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1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 (递减/递增)。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稀疏/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的气温差异比南半球(大/小)。
(3)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大致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寒带)。
(4)冬季,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低)。
(5)沿海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内陆地区(小/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