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探究:
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他取一根长约1米,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然后他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再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这时会发现管中水银没有全部流到水银槽中。他就得出:管中水银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强。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1)在此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稍作倾斜,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2)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中注满水银?若有空气混在里面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3)若管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cm,则此时的大气压的值为多少帕?

下表是小莉用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L和电阻R外,其余元件均完好.

(1)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 _____ 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填写完整)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是 ________________。
(3)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华同学将图中的电压表正确并联在灯L两端,请判断他能否查找出电路的故障,并说明理由。
_______ _________

小聪同学在物理实验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UAB/V
UBC/V
UAC/V
2.4
1.4
3.75


②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③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聪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④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小聪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3)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上面表格中.分析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选填“等于”或“不等于”)。(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有关因素,他想到道路越细长就越难走,所以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利用右表给出的导体A、B、C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
锰铜
导体代号
A
B
C
长度(m)
1.0
1.0
1.5
横截面积(mm2
3.2
0.8
0.8


(1)在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时,他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线电阻的大小。
(2)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他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线电阻的大小,其结论是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又有了新的思考,针对相关因素,提出了新的问题.请你猜猜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写出一个问题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