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1)数据分析:在图1中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如图2、3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3)由表可知,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不变,待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功率估计在 左右。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请根据实物图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应该位于 端(选填 或 。
(5)闭合开关,同学们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此时电路故障为 。
(6)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换片 ,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则待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7)若实验器材中电压表 量程被损坏,利用上图器材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额定功率?简要步骤
。
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高度 、圆柱体底面积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
物体 |
底面积 |
高度 |
海绵被压下深度 |
1 |
合金甲圆柱体 |
10 |
5 |
0.5 |
2 |
合金甲圆柱体 |
10 |
10 |
1 |
3 |
合金甲圆柱体 |
20 |
10 |
1 |
4 |
合金乙圆柱体 |
10 |
5 |
1.5 |
5 |
合金乙圆柱体 |
10 |
10 |
3 |
6 |
合金乙圆柱体 |
20 |
10 |
3 |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圆柱体合金的高度为 ,底面积为 。表达式为 。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 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 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 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选填“薄”或“厚” 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 标有“ ”,滑动变阻器 的规格为“ ”。如图乙是定值电阻 和灯泡 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当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和 ,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位于 最右端时,灯泡 的实际功率为 。
求:(1) 的阻值;
(2)灯泡正常发光 ,电流通过灯泡所做的功;
(3)电源电压;
(4)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 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 拍摄一次,并测得 , ,则小球在 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球在 段的平均速度为 ;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 中点时的速度为 ,经过路程 中点时的速度为 ,则 (选填“ ”、“ ”或“ ”)。